黑茶制茶工藝在教科書只占兩頁紙?我們用這篇先為你詳解六堡茶的制茶工藝!
當時的梧州中茶開始慢慢重視窖藏的作用,在多年的經驗累積下,梧州中茶的倉儲形式也開始慢慢向“一茶多藏”的形式轉變。
一般,茶葉在經過以上精制工序后,開始進入“陳茶窖”,這是一種類似紅酒酒窖的、冬暖夏涼,控溫控濕,通風透氣而不透光的特殊倉儲環(huán)境。溫度保持在20~28℃之間,濕度常年保持在55%~75%之間。
中茶人認為,“陳茶窖”環(huán)境得天獨厚,可以使茶葉中的內含物得到充分轉化,滋味變得更醇和,香氣更陳純,層次感更豐富,更能彰顯出窖藏六堡“紅、濃、陳、醇”的獨特品質。
而當茶葉從“陳茶窖”中存放到了一定時間后(一般是1年),經過開湯審評,認定品質合適以后,茶葉將“轉倉”到建成已經有了60多年歷史的磚木倉。
而這些幾十年延續(xù)下來的連續(xù)使用,已經在陳茶窖和磚木倉中形成了與眾不同的有益菌群和微生物小環(huán)境。中茶人認為,只有經過這樣“窖藏+磚木倉”的倉儲,茶葉才會逐漸形成中茶窖藏茶獨特的香氣、口感、滋味。
在磚木倉里,他們在使用過程中,還發(fā)現,倉庫中的不同位置,有些會更幫助香氣的提升,有些會更幫助滋味的轉化,于是也琢磨出了一套,通過調整茶葉在倉庫里的不同擺放位置,來調控香氣滋味的辦法。
當存儲到了一定的時間(一般為2年),再開湯審評,達到標準了,再包裝拿出去銷售。
當然,以上只是常規(guī)的操作,具體到每批茶是不是適合窖藏(注:不是所有的茶都窖藏,也不是所有的茶都適合窖藏的。比如發(fā)酵程度很輕的,發(fā)酵很深都不太適合窖藏,原料茶、內含物不豐富的也不適合)、每批茶具體的窖藏時間、木倉陳化時間的或長或短,都是要根據茶葉本身特性判斷,再按照技術方案定好存放時間及位置。這需要多年的經驗和技術積累才能把握。
8. 成品制作
當陳化完成后,一些大籮倉儲的茶葉,就可以進入精制加工廠,進行最后的成品制作。
這包括再次除雜(包括靜電除茶、篩分、去石(機)、風選、揀梗、人工揀雜等)、蒸壓、包裝、抽檢等環(huán)節(jié)。
六堡茶的主流包裝依然是大小不同的竹簍形態(tài)。
當然,隨著市場需求的多樣化,也開始有磚、餅、沱、散茶等各種形式。這就需要企業(yè)按照自己的生產經營計劃,壓制成不同形態(tài)。然后包裝、裝箱,發(fā)往不同的訂貨商和門店。
結語
到了此處,整個主流意義上的大廠六堡茶的制作工序,才算結束。
而因為六堡茶制作領域的普遍認識,都崇尚喝陳醇、喝時間的味道,他們也身體力行地把倉儲納入工藝流程的一環(huán)。所以六堡茶從采摘開始,一直到你的茶杯里,都往往要經歷至少一兩年的時間。
而這些年它們都經歷了什么?相信看完此文,你已經對六堡“知根知底”。 (撰文:曼松和牛肉,攝影:寶軍,專業(yè)指導:艾八小、喃咪胖,本文轉載自茶語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