烘炒綠茶機械加工工藝|茶葉加工工藝
5成干左右。
(2) 毛火葉攤涼:
火葉下機后,要立即進行攤涼。其目的是,促使葉內水分重新分布,使葉子表層、里層的水分含量一致,以利于足干時干燥程度均勻一致,防止在足干時出現(xiàn)外干內濕的現(xiàn)象;及時攤涼以利于散發(fā)葉中的水汽,避免產生水悶味和濕熱作用。否則,成品毛茶色澤枯黃不潤,葉底黃暗,滋味淡薄,香氣熟悶。
攤涼時葉層的厚度一般在5厘米以內。攤涼時間30分鐘左右,以涼至室即可結束攤涼,進行足火。
(3) 后烘(烘青):
也稱足火,所有指標與烘毛火相似,只是溫度略低,烘干機進風口的溫度掌握在100~110℃左右
(4) 后炒(半烘炒):
又稱為滾足火,或打足火。滾足火的干燥設備為滾筒炒干機或瓶式炒干機。機種、機型不同,足火工藝各項指標有差異,但生產中常用機型為110型瓶式炒干機。
滾炒前的準備:類同于打毛火前的準備。
筒溫選擇:
要求筒溫先高后低。投葉入筒前,筒中心溫度100℃左右。投葉進筒5分鐘后,有許多水汽逸出,即開啟風扇吹散水汽,并逐漸降低到70℃左右,之后即保持此溫度。
投葉量:投葉量的大小依不同等級的原料而有差異,通常按以下標準進行投葉,即1~2級原料,投毛火葉30~35公斤;3~4級原料投毛火葉35~40公斤;5級及以下原料投毛火葉40~45公斤。
炒干程度:
后炒的目的是在進一步揮發(fā)葉內水分的同時,發(fā)展茶的香氣,保證葉子干濕均勻,里外干度一致;保證香氣純正、濃雅。因而滾炒的時間較長,通常是炒至手捏葉子沙沙響。手捻葉子立即成粉末狀,清香撲鼻,含水率為5%~6%即可。
(5) 攤涼 :
炒干后的葉子稱為毛茶。毛茶下機后應立即進行攤涼、散熱,否則會因散熱不好而產生“老火味”。攤涼的場地應清潔、干燥,通風良好。攤放厚度不超過10厘米。待毛茶涼至略高于室溫1~2℃時,裝袋或裝箱歸堆入庫。
綠茶機械加工工藝|茶葉加工工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