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座茶館的文化況味|惠州紫苑茶館
惠州西湖紅棉水榭紫苑茶館走出“文藝復興”之路,成為一個文化窗口,余秋雨王魯湘等名人在此留下佳話
中國文士階層有以文會友的傳統(tǒng),“或十日一會,或月一尋盟”,雅集聚會形式多樣,游山玩水、詩酒唱和、書畫遣興,以文會友,暢談人生。而惠州西湖紅棉水榭紫苑茶館(簡稱“紫苑”),就是舉辦雅集的佳地。鳳凰衛(wèi)視主持人、著名文化學者王魯湘參加 2015年第六屆(惠州)東坡文化節(jié)暨第八屆惠州旅游節(jié)時,就抽空到紫苑參加了由惠州報業(yè)傳媒集團旗下東江時報社、紫苑茶館聯(lián)合舉辦的“紅棉雅事”文化沙龍。
紫苑四面環(huán)水,一條小橋通向外界。與小島外人車川流不息的喧鬧繁華形成強烈反差的是,紫苑內(nèi)部一派古典的恬淡寧靜。小葉榕的葉縫中撒下點點陽光,綠油油的爬山虎覆蓋了整個墻壁。傳統(tǒng)的廳堂格局布置,帶著時光痕跡的木式家具,來客一踏門造訪,就有衣著素雅的年輕女子以禮相迎。品著香茗,閉上眼睛,仿佛進入千年前的溫軟之夢。
從最開始的門前冷落到惠州文人自發(fā)集聚在此,紫苑走出了一座茶館的“文藝復興”之路。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,細節(jié)處顯露的傳統(tǒng)之美,獨具特色的文化蘊涵,讓紫苑成為惠州的一個文化窗口。透過這里,很多人看到了惠州之美,感受到了中華傳統(tǒng)文化的勃勃生機。
一個老惠州的茶館夢
將茶館做成傳承傳統(tǒng)文化的載體
陳悅成說,把中國文化精神物化,轉(zhuǎn)化成一個看得見、聽得著、聞得到、吃得了的風雅生活形態(tài)。通過這種物化的分享和體驗,領悟中國文化的精神。而惠州西湖紅棉水榭紫苑,著重推廣的就是惠州文化
說到紫苑,就不能不提到一個人——— 紫苑創(chuàng)始人陳悅成。
陳悅成,惠城區(qū)橋東人。由于酷愛文化,他于1997年辭掉了“金飯碗”并在深圳創(chuàng)辦了“紫苑”。在深圳闖出一片天地后,陳悅成回歸惠州。自2001年起,陳悅成在惠州的兩家紫苑茶館陸續(xù)開張,位于惠州西湖紅棉水榭的紫苑茶館就是其中之一。
記者第一次見到陳悅成就是在紅棉水榭紫苑。他體型圓潤,穿著中式對襟上衣,夸張的闊腿褲,走路帶風。在陳悅成的提議下,采訪在紫苑茶館外的一棵大樹下進行。
湖邊擺一張桌子,坐在藤椅上,記者只覺得整個人瞬間放松下來。微風徐來,吹皺湖面,涼爽而又清新。小島就像一葉扁舟,浮在湖面。嘬一口香茶,妙不可言。
“我在惠州長大,對這座城市非常熟悉。惠州歷史悠久,文化底蘊深厚。”看著桌面上落下的斑駁光影,陳悅成開始講述他的故事。他坦言,最開始做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