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洱茶與西藏的關系|普洱茶文化
點,并創(chuàng)造了優(yōu)質(zhì)名牌產(chǎn)品。例如在西藏享有盛名的“恒盛公”緊茶,“水昌祥”藏莊茶,“洪盛祥”緊茶與磚茶,深受藏胞喜愛.盡管云南茶來路遙遠,運輸費用超過茶葉自身的價值,因而價格較高,但藏胞寧可吃滇茶。
早在光緒年間便從事對西藏的茶葉貿(mào)易的“恒盛公”,專門加工揉制銷西藏的緊茶,設在勐海的茶廠一年產(chǎn)茶二萬包左右!昂闶⒐茶廠原在思茅,移到勐海建廠后,一度改變商標,為藏胞懷疑,銷量銳減,便又恢復老招牌,在每沱茶內(nèi),仍揉進一白棉紙,紙上印有“思茅恒盛公”字樣,才又恢復了銷路。
本世紀初,麗江商人楊守其開通了從勐海經(jīng)緬甸轉印度到西藏的“新茶葉”路。由于可資火車,輪船,運輸時間縮短而成本降低。成本降低,使普洱茶在西藏的競爭力加強,擴大了銷路,推動了生產(chǎn)!昂闶⒐茶廠建立之時,每年產(chǎn)緊茶二千包,到抗日戰(zhàn)爭前發(fā)展至二萬包。
從勐海出境銷藏的邊茶1935年為13729.7擔,1936年16043.8擔,1937年為90106擔.而1944年,印度銷西藏的茶僅850擔。
普洱茶文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