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韓國尋訪茶道|韓國茶道
的車,沒有覺得他是僧人,倒像是進入了某個專屬領地,而他才是領地的主人。
我們去的是草衣禪師當年在大興寺和朋友們喝茶聊天的一枝庵,位于山頂之上,今天的道路還是這么難走,當年想必更是艱難。越野車轟鳴著上到山頂,賢真法師叫我們出來觀看,這時候才發(fā)現(xiàn)草衣禪師當年所選地方的好:山頂開闊,對面是起伏的群山,遠處是大片的野生茶林,后面有山泉水流淌下來,正是喝茶的好地方。山頂有兩處建筑,都是按照草衣禪師當年記載所恢復的,一處是一枝庵,類似他的茶室,另一處為紫芋紅蓮社,是他的居所,當年禪師就在這里修行喝茶,很是避世,現(xiàn)在兩處建筑旁的樹木都已經有超過200年的歷史,其中有種黃漆樹,尤其神奇,據(jù)說生產的漆可以做太空涂料。
當然,草衣禪師不會預料到幾百年后的黃漆樹的神奇,當年他在的時候,所做的事情也就是談天、喝茶。他當年從山上接引下來的泉水,現(xiàn)在還可以使用,泉水經過了三層過濾,一直到了一個池中,賢真直接從中取水,帶領我們上到紫芋紅蓮社的走廊里,脫鞋坐地,泡今年寺廟里的新茶給我們喝,我們所坐的地方,有可能就是當年草衣所坐的地方,這么一想,寒冷的山風也就可以忍受了。
這里基本按照舊時格局,唯一不同的就是加了地暖,整個地方可以燒火取暖,不過并不長用,賢真說這里人并不多,他放在這里的茶具,是韓國瓷器大師金正玉的作品,正好我們采訪過,知道一套價值人民幣幾萬元,正因為這里沒多少人來,所以隨意扔在走廊里!胺旁谶@里應該沒人偷,很少有人能知道價格吧!彼Y束了玩笑,正色,開始泡茶。這里的野山茶,一年只產1500公斤,除了寺廟使用之外,基本沒有多余,只送重要的客人。因為草衣禪師的重要性,所以寺廟的茶也多了一些神秘性。賢真告訴我們,每年的茶,他都親自監(jiān)制,下面有幾口鍋用來炒茶,與中國的低溫炒法不同,上來就是380攝氏度的高溫,要經過9次炒制才結束――這樣的茶葉,才能保證味道的干凈。在他的認知系統(tǒng)里,覺得中國的茶苦,日本的茶甜,都不是他要的,他們最喜歡的口感,是韓國茶的“干凈”。這是最高的目標。
雙溪寺的碩云法師
泡茶的時候,賢真像換了一個人,凝神靜氣。金正玉做的壺,比較闊大,但是壺嘴略長,增加了美觀。他使用80攝氏度左右的水,來沖泡這道茶,穩(wěn)重地倒出茶湯,請我們品嘗,第一杯略淡,第二杯濃淡適中,而且有淡淡的回甜,非常芳香,第三杯則更濃,可是就在這時候,他結束了這道茶。韓國的綠茶之所以泡三道,因為他們覺得之后就沒有香味,我說中國的茶有時候能泡20道,賢真幾乎不能相信。不過三道后,這種質量好的綠茶不會浪費,他們一般把它加在面粉里做成餅,是一種美味的吃食。
戶外喝茶,而且是在這種高山戶外,一會兒就覺得氣爽神清。